智慧河道运维管理系统

为了打造智慧自然河流,通过水质实时监测工程措施,实现河流的智慧之美,提升河流周边居民的亲水性。建设信息化系统在及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并及时预警事故、避免人员和经济损失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建设意义

1)改善城市内河水质、保护河道水体的迫切需要;

2)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的需要;

3)构建良性城市生态廊道的需要;

4)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需要;

5)旧城复兴的需要。

针对河道整治运维参与各方的实际需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创新管理手段,推进执法监管、社会监督等工作,做到决策有据,监管有度,为河道管理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通过设置几个在线的水质监测站点,同时利用互联网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借助服务器、通讯、软件、数据库等技术,通过对大量的数据的深入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的智慧河道运维管理系统。系统可以实现水质数据的远程监测,超限提醒,设备的维护管理,业务信息办理发布和数字化展示,公众监督等功能,帮助管理者实现智慧管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标,智慧河道运维管理平台需具有以下功能:

1)河道管理主要信息的采集、清理和存储;

2)河道主要考核断面和污染源的监控与预警;

3)初雨调蓄池与雨洪调蓄池的运行控制;

4)突发事件的决策支持;

5)河道日常运维的信息流通与发布;

6)河道运维质量评估与绩效考核。

主要的功能模块如下:

1)信息采集、清理、存储和统计分析系统

针对河道管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建立涵盖环境基础信息、污染源信息、设备设施信息、运维管理信息、河道水质水量信息、绩效考核信息等在内的数据仓库,将在线数据和人工录入数据进行清理后进行存储和备份,并用于支持其他各项功能模块和针对不同需求的统计分析。

2)水量水质监测与污染物核查系统

在河道主要监控断面设置水量和水质检测仪表,实时掌控河道的水量水质变化情况;针对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制定监控和核查方案,根据目标污染物的变化快速追溯排污源头,有效监管河道两侧的污染源,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

3)河道巡查与社会监督系统

在河道巡查中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基于无线上网支持技术APP(智能终端)通讯设备等手段,使河道规范化程度和效率得到提高。同时针对河道巡查工作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实现规制统一化、工作标准化。为弥补人工巡查的不足,一方面积极采用移动检测船和巡检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提高巡检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动社会监督,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关系切身利益的黑臭河道治理工作,通过APP提供污染源信息和合理化建议。

4)雨洪管理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构建全面统一的雨洪排放数据库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主要雨水管线、泵站、闸坝等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构建城区雨洪排放设施的自动远程监控体系,实现君竹村雨水系统的实时、连续、动态监控;构建雨洪智能管理决策体系,通过超前管理、预警管理、实时管理相结合实现君竹村雨洪安全、通畅下泄。

5)绩效考核与信息发布系统

以黑臭河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为依据,以居民满意度为重要参考,制定多维度多参数黑臭河道治理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评估黑臭河道治理和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并针对上级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运营管理团队、君竹村和全市公众等不同对象,定期发布河道水质状况、绩效考核情况、重要事件及处理结果等信息,并通过信息化(APP)手段收集各方的反馈信息并予以回应,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大众参与、全民治水。